楼凤阁论坛官网入口_万花楼论坛信息网 _广州品茶qm百花丛_全国茶楼信息网

首页 > 文明网评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5-05-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焙焐侵泄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红色文化是在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早已融入我国各族人民的血脉。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鲜明底色和精神旗帜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历史写照,是党和国家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鲜明底色和精神旗帜,丰富了北疆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发展活力,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生动见证,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讲好内蒙古故事、树立内蒙古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了不朽的精神力量,为内蒙古闯新路、进中游,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了不竭的奋斗源泉。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呼伦贝尔大草原是重要的历史见证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见证了草原儿女为新中国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红色资源富集之地,是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的融合之地。一百多年来,发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每一次革命历史事件、涌现的每一位革命英雄、留下的每一处红色遗址遗迹、陈列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传承弘扬着伟大建党精神,积淀着爱国、忠诚、奉献的鲜明底色,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各族儿女在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征程上努力奋斗。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伟大精神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在五四运动和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呼伦贝尔地区先后爆发了中东铁路工人罢工、扎赉诺尔煤矿工人罢工和莫力达瓦武装起义等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群众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周恩来等人通过中东铁路从满洲里走出国门,前往苏联学习、工作和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形成了一条从中国东北通向苏联与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站主要任务是从事国际交通工作,负责接送往返苏联的革命同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圆满地完成了护送中苏两国革命者安全往来的重任。这条形成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发挥作用较大的“红色之路”,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2年10月1日,“东北民众救国军”誓师大会在海拉尔举行,通电全国誓师抗日,史称“海满抗战”。1939年、1940年、1941年东北抗联三进呼伦贝尔,发动少数民族群众共同抗日,为推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在莫力达瓦旗组建人民军队,进剿国民党地方武装。1948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打倒了地主阶级和封建剥削制度,呼伦贝尔实现了民族解放,开创了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新局面。这些故事,见证着我们党如何在一次次困境、危难中生存并将革命的种子播撒到北疆大地的奋斗历程。

  今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分布着数量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这里有中国共产党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中共六大展览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火车头广场、革命足迹的百年见证者——满洲里饭店、秘密交通站——“晋丰泰”杂货铺、博克图烈士纪念碑等等,这些革命遗址遗迹生动展现了在辽阔草原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深厚红色文化底蕴。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的伟大精神,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了不朽的精神力量。

  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传承弘扬呼伦贝尔大草原红色基因,促进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历史的回望与建构,让红色文化承载的革命历史和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激励草原儿女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充分挖掘呼伦贝尔地区红色资源潜力,创新绿色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草牧林业等绿色富民产业,在有效供给红色文化产品的同时,丰富草原绿色生态产品的内容,以绿色发展促进红色资源?;ご?,以红色资源赋能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实践。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禀赋和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红色生态旅游、草原民族民俗体验等草原生态产业,让红色遗迹与红色资源得到有效挖掘,让红色文化资源得到创造性转化利用,让红色旅游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让广大游客在体验壮美秀丽草原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建设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各类草原生态保护创新实践与科学普及;加强系统研究,深化价值挖掘,切实利用好革命文物与草原资源,开展革命文物提档升级工作,不断加强呼伦贝尔地区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重要遗址遗迹保护,统筹好预防性?;び肭谰刃员;?、本体?;び胫鼙弑;?、单点?;び爰罕;?,一体化?;ず驼故竞袈妆炊厍娜宋睦贩缑埠妥匀痪肮?。

  推动构建呼伦贝尔红色文化展示体系,实施红色主题展陈提升工程,打造一批革命历史主题精品展陈,适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加大革命文物和生态?;こ晒平?,以文化建设赋能呼伦贝尔地区高质量发展,生动讲好北疆文化故事,讲好呼伦贝尔地区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故事,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托呼伦贝尔地区革命文物与红色文化资源,让更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近革命文物、走进绿色草原,感悟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魅力与活力。聚焦新时代发展成就,创新推出各类文化和生态产品,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增收,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王海荣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